時間:2019-03-18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手部是人整體的縮影,手中指背第一、二節(jié)對應于大腦。因此,當大腦疲勞、缺氧以及腦血管、腦神經功能失調時,相對應的全息穴區(qū)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陽性反應。所以刮一刮中指背的大腦反射區(qū),可以檢測其健康狀況。
刮中指可檢測腦部健康
在中指背第一、二節(jié)部位涂刮痧油后,用刮痧板或牛角梳背從中指第二關節(jié)開始向指尖緩慢刮拭。若刮痧板下感覺光順平坦為正常;感覺疼痛、凹凸或有沙礫、結節(jié)狀物,或出現青紫色痧點,提示大腦疲勞或缺氧。
用刮痧梳按側頭部、頭頂部、后頭部的順序刮拭全頭,可著重刮腦后風池穴,刮至頭皮發(fā)熱即可,注意尋找并重點刮拭疼痛點。經常刮拭全頭和中指背對頭部具有保健作用,可以改善大腦缺氧,預防腦血管疾病,延緩大腦衰老。需要注意的是,頭部刮拭最佳時間是每天早晨或大腦疲勞時,睡前最好不要刮拭,特別是那些有神經衰弱和失眠癥的人群。
中醫(yī)如何解讀疲勞?
中醫(yī)藥很早就認識到人體的疲勞問題,中醫(yī)稱疲勞為“懈怠”、“勞倦”、“疲乏”,屬“虛勞”、“虛損”范疇,認為疲勞是身體虛弱的表現,“有以勞倦,形氣衰少”。虛指人體臟腑氣血虧損,“精氣奪則虛”。對于不同的人和不同情況,疲勞可以表現在不同的部位上,除全身乏力外,有四肢怠惰、腰腿酸軟、精神不振、視力疲勞、陽痿早泄、反應遲鈍等等,疲勞既可出現在健康人身上,也是很多疾病中出現的某一個癥狀。因此,長久的疲勞既是一些疾患的原因,其本身也可能是某種疾患的一種情況,換言之,疲勞可能蘊藏著某種疾患。
疲勞如長期得不到完全恢復,如頻繁的過度緊張訓練、不適當的提高訓練要求和勞逸安排不當等,使大腦皮層機能受到破壞,神經—體液調節(jié)機能紊亂,各器官、系統(tǒng)的機能狀態(tài)發(fā)生異常變化,從而使疲勞轉入過度疲勞,即從心理狀態(tài)轉入病理狀態(tài)。主要表現為注意力渙散、記憶力減退、訓練成績下降、食欲不良、體重減輕、困倦而失眠、頭昏腦脹,久之則可引起神經衰弱、安靜時心率加快,甚至出現心臟擴大、病理雜音等。
疲勞現象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大體上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①個別器官疲勞:常發(fā)生在僅需個別器官或肢體參與的緊張作業(yè),如打鍵盤等。
②全身性疲勞:繁重體力勞動所致,常有特殊的感覺與行為,如全身肌肉和關節(jié)酸痛、疲乏和嗜睡等。
③智力性疲勞:持續(xù)而緊張的腦力勞動引起,其特點為頭昏腦脹、全身無力、嗜睡或失眠、易激動、肌肉松弛。
④技術性疲勞:多見于腦體并重,且神經精神相當緊張的作業(yè),如駕駛。疲勞還可以分為精神疲勞和神經疲勞,也可分為肌肉的、代謝的、情感的、環(huán)繞的疲勞以及急性疲勞和慢性疲勞,還有所謂心臟疲勞、視疲勞等。
如何緩解疲勞?
手浴
按傳統(tǒng)中醫(yī)藥理論,手浴就是通過外部刺激對人體經絡產生影響,達到治療、緩解人體疾患的作用。手浴便于辦公族操作:接一盆熱水,溫度以稍高于體溫為宜,將雙手張開,浸泡在水中5—10分鐘。如果溫度不夠熱,可再加熱水。手浴之后,眼睛充血肩部酸痛的癥狀會大緩解。
按摩
《黃帝內經》中稱“經絡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按摩有疏通經絡、調節(jié)氣血的作用。從現代醫(yī)學角度來看,按摩主要是通過刺激末梢神經,促進血液、淋巴循環(huán)及組織間的代謝過程,以協調各組織、器官間的功能,使機能的新陳代謝水平有所提高。專家特別提醒,按摩雖能舒緩人體疲勞,但對于肌肉暴發(fā)力和耐力的訓練,單靠按摩遠遠不夠。而現代人常見的腰酸背痛、渾身乏累無力等癥狀大都是運動過少引起,所以全面真正的保健還是多參加運動鍛煉。
保持心氣平和
中醫(yī)認為情緒舒發(fā)有度,當喜則喜,當怒則怒,及時而不太過是養(yǎng)生之道。相反的“未事而先迎,既去而尚多留戀”最傷身。因此,上班族們想要緩解假期疲勞就應調整好心態(tài),保持情志舒暢,不宜過多沉湎于假期的歡樂里,對此時的狀態(tài)心生不滿。
內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huán)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養(yǎng)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fā)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皮膚偏方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fā)方(38) 白發(fā)方(70) 黃褐斑方(45) |
腫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兒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婦科偏方 |
月經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yī)生診斷及醫(yī)療為準。 ┊ 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 版權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