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2-24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一般人使用藥物,都會比較注重藥物的劑量和用藥頻率,卻往往忽略了服用不同劑型的藥物時,應應用不同的服用方法。例如,是先吃藥后喝水還是先喝水后吃藥?用溫水還是熱水?不同的藥物劑型分別該如何服用?
不同劑型的藥品,不同的服用方法
1、溫開水
一般化學藥藥品,例如片劑、膠囊劑等,宜用溫水送服,但中藥則另有講究。中醫(yī)主張用藥引子來代替白開水,這樣不僅可以起到提高療效、降低不良反應的作用,還可以固護人體正氣、去除藥物異味。
2、淡鹽水
淡鹽水送服六味地黃丸。食鹽也是一味中藥,其味咸性寒,有清火、涼血、解毒的作用。因其味咸,可引藥入腎,所以可以作為藥引,幫助六味地黃丸直達病變處。
3、蜂蜜水
送服咳嗽、便秘藥。蜂蜜有補中益氣、緩急解毒、潤肺止咳、潤腸通便的功效。凡治療肺燥咳嗽、陰虛久咳、習慣性便秘的中成藥,宜以適量蜂蜜(約15毫升)沖溫水送服。
4、紅糖水
送服補血藥。紅糖有暖中、補血、散寒、祛瘀等功效。凡治療內(nèi)科血虛、血寒、產(chǎn)后惡露未凈、乳汁稀少的中成藥,用紅糖水送服療效好。一般用紅糖10克,溫水溶化即可。
5、蔥白生姜湯
蔥白湯、生姜湯送服風寒藥。蔥白有發(fā)汗解表、散寒通陽、解毒散結等功效。凡治療外感風寒及陰寒內(nèi)盛的中成藥,可用蔥白15—20克,切碎煎湯送服即可。
6、大棗湯
大棗湯送服中氣不足藥。因為大棗具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效。凡醫(yī)治脾胃虛弱、中氣不足的中成藥,宜用大棗5—10枚,水煎湯后送服。
不同劑型 送服時需要的水量也不盡相同
中藥沖劑:150~200毫升水
沖劑,顧名思義就是沖著喝的藥劑,那么,用多少水沖服才合適呢?首先,我們要明確沖劑的來源,中藥沖劑是在中醫(yī)湯藥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用水沖開后即相當于煎好的湯劑,所以我們需要參照煎制湯藥的方法。煎藥時,每服中藥煎兩次,每次煎150~200毫升,混在一起分兩次服下。所以,飲用中藥沖劑每次用水150毫升就可以了。例如感冒清熱顆粒,用150~200毫升開水沖開服下,再用一口水漱漱口即可。但西藥中的散劑不在此列,例如蒙脫石散(思密達)只需50毫升水沖服即可。
化學藥口服藥:150~300毫升水
一般的口服劑型,例如大部分片劑,通常用150~200毫升水送服即可。用水太多會稀釋胃液,加速胃排空,反而不利于藥物的吸收。
為了保護藥物、遮蓋異味、改變?nèi)芙馑俣然蛉芙獾奈恢,我們用膠囊把藥品裝起來,制成了膠囊劑。但膠囊是由膠質制成的,遇水會變軟變黏,服用后易附著在食道壁上,造成損傷甚至潰瘍,所以送服膠囊時要多喝水,以保證藥物確實被送達胃部,因此飲水量應不少于300毫升。并且,咽下時應稍稍低頭,膠囊會更順利地服下。
特殊藥物需水量更大
另外,一些對消化道有刺激的藥物,例如四環(huán)素類藥物等,不論劑型如何,均要加大送服的水量,以減輕對消化道的刺激。還有些藥物的代謝過程比較特殊,服用期間也需要飲用較多的水,例如磺胺類藥物和喹諾酮類藥物,代謝時易在尿中析出結晶,損傷泌尿系統(tǒng),因此服藥期間必須大量喝水,或者同時口服一些堿化尿液的藥物,如碳酸氫鈉等。
不同劑型 喝水先后亦有所異
1、膠囊劑
對于膠囊劑,專家建議先喝點水,預防粘嘴。因為如果嘴巴很干,直接先吃下膠囊劑的話,很容易粘連在口腔內(nèi),使得吞咽變得困難,萬一粘附在食道壁上則很可能引起食道損傷甚至引起潰瘍。但是如果我們在服用膠囊劑前先喝口水,有了水的濕潤作用我們就可以避免這樣的情況發(fā)生。所以對于膠囊劑,最正確的服用方法就是先喝口水潤濕口腔,然后服用藥物,再用一大杯水幫助吞咽。
2、口崩劑
對于口崩劑,建議藥物沒完全分解前不要喝水。因為此類藥物在口腔中能迅速崩解,但如果在崩解完全前喝水的話則會影響崩解劑的藥效。
3、糖漿劑
對于糖漿劑,建議服藥半小時后再喝水。因為糖漿劑多為止咳制劑,而止咳糖漿的作用原理是在患者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此保護膜對呼吸道炎癥的局部刺激有一定的減輕功用,從而起到緩解咳嗽之效。所以為了使糖漿劑能充分地發(fā)揮其療效,建議患者服用糖漿劑后半小時內(nèi)不要喝水。
4、其他劑型
除了以上劑型對喝水先后有特殊要求外,還有其他一些特例,如鋁碳酸鎂、蒙脫石散,這些藥物在胃腸黏膜上會形成一層保護膜,所以也不適宜服用后馬上飲用太多的水,以防沖散保護膜而使得藥物無法達到預期療效。相反,有一些藥物在使用后是需要多喝水的,如磺胺類藥物和喹諾酮類抗生素,因為它們服用后會在尿中析出結晶進而損傷患者的泌尿系統(tǒng)。
不同的藥品種類、不同的藥物劑型,服藥方法不盡相同;颊咴诜帟r,應咨詢醫(yī)師或藥師,正確服用藥物,發(fā)揮藥物應有的療效。
無相關信息
內(nèi)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huán)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jīng)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養(yǎng)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fā)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皮膚偏方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fā)方(38) 白發(fā)方(70) 黃褐斑方(45) |
腫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兒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jīng)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婦科偏方 |
月經(jīng)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chǎn)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關于我們 | 打賞支持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yī)生診斷及醫(yī)療為準。 ┊ 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wǎng) 版權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