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2-24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四川成都陳女士有一次吃蒸螃蟹,吃完過了一段時間,我就感覺頭暈、乏力,測體溫38.6度。又過一段時間就不能下床了。以前朋友說紫蘇解蟹毒,我趕緊讓家人到中藥房買了一副中藥。用蘇葉、蘇梗、蘇子各5克,放在鍋內(nèi),加一碗水,煮開,溫?zé)岱拢^了一會兒,出了很多汗,感覺全身特別舒適,下午就痊愈了。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xué)養(yǎng)生室教授張湖德點評:海鮮中毒主要是因為海鮮肉質(zhì)不新鮮或食用了不能吃的部位,不過,生活中因吃海鮮中毒的人比較少。紫蘇葉主要的用途為發(fā)汗驅(qū)寒,治療風(fēng)寒性感冒;蘇梗是安胃的,可治療消化系統(tǒng)疾病;蘇子下氣,主治咳嗽。這三味藥都沒有解毒的功效。
華佗 紫蘇解蟹毒
紫蘇善于解魚蟹中毒所致的急性胃腸炎,相傳是三國時名醫(yī)華佗向水獺學(xué)來的妙方。
東漢末年,有一天,華佗在一處河邊采藥時,突然看到一只小水獺在拼命地吞食一條大魚,吃完后,水獺的肚子脹得圓鼓鼓的,躺在沙灘上動彈不得,哼哼唧唧地叫個不停,接著又來回翻滾折騰。華佗心想,看來小水獺是吃魚中毒了,看它難受的樣子,動了惻隱之心,正準(zhǔn)備上前救小水獺時,冷不防從河里又鉆出一只老水獺,只見它在那只躺著的水獺旁邊轉(zhuǎn)了一圈以后,又一溜煙地跑了。華佗心里很納悶,于是他退了回去,想看個究竟。不一會兒見老水獺嘴里叼著一束方莖對生葉的紫色野草急匆匆地跑回來了,把那紫色的草放在躺著的水獺嘴邊,那躺著的水獺就把那紫色的草吃了進去。過了一會兒,那只中毒的小水獺便爬起來扭動扭動身子,跳進水里游走了。華佗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想不到這紫色的草也是解毒的好藥。
轉(zhuǎn)眼間,到了九九重陽節(jié),華佗行醫(yī)路過一個小鎮(zhèn),見天色已晚,便到一家客棧里住宿。進門見幾個年輕人正在比賽吃螃蟹,看誰能奪魁。華佗就上前勸他們說:“螃蟹性寒,吃多了會鬧肚子,重者可能會要命!闭谂d頭上的年輕人依然狂嚼大吃,沒人聽從他的勸告。
黎明時分,睡夢中的華佗被一陣喊叫聲驚醒。他連忙起來到外邊一看,原來是那幾個吃螃蟹的年輕人在院子里上吐下瀉,肚子疼得在地上打滾。此時,店里老板也跑出來了,急得手足無措。忽然,華佗想起那天他在河邊看到的老水獺用紫色草救治小水獺的事。心想,既然那種紫色的草葉能解魚毒,也可能解蟹毒。于是他迎著熹微的晨光,上野外采摘了一抱紫色草的莖葉,讓店老板熬了幾碗湯,給年輕人喝下。不到半個時辰,那幾個剛才還喊爹叫娘要死不得活的小伙子,變得安生了,肚子也舒服多了,臉上有了笑容,他們再三向華佗感謝救命之恩。
店老板送走了幾個年輕人,便與華佗嘮起話來,從交談中得知眼前這位先生竟是醫(yī)道高明的華佗!于是向華佗請教那救命藥草的名字,華佗沉思片刻,說叫“紫舒”。店老板連連點頭,說這藥名真好,紫色的草,吃了能解除病痛,讓人變得舒服。
紫舒是華佗起的名字,學(xué)名紫蘇,古名荏,又名蘇,是常用中藥,氣味芳香,辛溫,歸肺、脾二經(jīng),解表散寒,理氣寬中,和胃止嘔,解魚蟹毒!侗静菥V目》云:“紫蘇,近世要藥也。其味辛,入氣分,其色紫,入血分。行氣寬中,消痰利肺,和血,溫中,止痛,定喘,安胎!薄侗静菡x》曰:“紫蘇,芳香氣烈。外開皮毛,泄肺氣而通腠理;上則通鼻塞,清頭目,為風(fēng)寒外感靈藥;中則開胸膈,醒脾胃,宣化痰飲,解郁結(jié)而利氣滯。”《日華子本草》記載:“補中益氣,治心腹脹滿,止霍亂轉(zhuǎn)筋,開胃下食,并治一切冷氣,止腳氣,通大小腸!爆F(xiàn)代研究表明,紫蘇含的紫蘇醛、檸檬醛等單萜系醛類物質(zhì),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真菌有抑制作用。紫蘇解熱、鎮(zhèn)靜、止痛,紫蘇葉水煎劑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道蠕動,適用于風(fēng)寒感冒、胃腸型感冒,急性胃腸炎等癥。秋天,在食用魚、蟹、田螺等水產(chǎn)品,烹飪時可加入適量鮮紫蘇莖葉,既能芳香去腥,又可解毒。
食療方
蘇姜飲:鮮紫蘇葉60克、生姜20克,水煎十幾分鐘,取藥液1000毫升,頻飲。醒脾開胃,解毒止痛,適用于食魚蟹中毒,解除腹痛,嘔吐等癥狀。
蘇梗陳皮生姜湯:紫蘇梗、陳皮各15 克,生姜10克,水煎服。理氣寬中,和胃止嘔,適用于食停胃脘、痞悶脹滿、呃逆、惡心嘔吐等癥。
涼拌紫蘇葉:紫蘇嫩莖葉500克,洗凈后放入沸水焯熟,撈出瀝干水分,切段放盤內(nèi),加入適量精鹽、麻油,拌勻即可食用。發(fā)表散寒、理氣和中,適用于風(fēng)寒感冒、咳嗽、胸腹脹滿等癥。
紫蘇藿香粥:鮮紫蘇葉、鮮藿香葉各 30克,粳米100克,先將粳米煮稀粥后再放入紫蘇葉、藿香葉稍煮,加入紅糖攪勻即成。散寒解表、健脾和胃,適用于風(fēng)寒感冒、胃腸型感冒等癥。
無相關(guān)信息
內(nèi)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huán)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jīng)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養(yǎng)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fā)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皮膚偏方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fā)方(38) 白發(fā)方(70) 黃褐斑方(45) |
腫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兒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jīng)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婦科偏方 |
月經(jīng)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chǎn)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關(guān)于我們 | 打賞支持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免責(zé)聲明 | 友情鏈接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yī)生診斷及醫(yī)療為準(zhǔn)。 ┊ 如有轉(zhuǎn)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quán)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