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2-06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在臨床實踐中,根據(jù)中藥配伍應(yīng)用的變化,可將各種中藥的配伍關(guān)系概括為相須、相使、相畏、相殺、相惡、相反,加上單行共有七種,古稱“七情”!侗静菥V目》介紹:“藥有七情,獨行者,單方不用輔也;相須者,同類不可離也,如人參、甘草、黃柏、知母之類;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惡者,奪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兩不相合也;相殺者,制佊之毒也!
隨著中西醫(yī)結(jié)合的深入發(fā)展,中西藥合用日益增多,除單行外,“七情” 對中西藥合用也有很好的指導(dǎo)意義。
一、相須、相使,增強療效
相須:即在性能功效方面相類似的藥物配合應(yīng)用,可以增強其原有的療效,如大黃與芒硝配合,破積瀉下熱結(jié)。
相使:即把性能功效方面有著某種共性的藥物配合應(yīng)用,而以一種藥物為主,另一種藥物為輔,能提高主藥的療效,如黃芪與茯苓配合,益氣行水;生石膏與牛膝清胃火引藥下行。
如以人參、五味子、丹參、麥冬等組成的益氣生脈藥越來越廣泛地應(yīng)用于臨床,在與山莨菪堿合用后即可提高心率,又可改善微循環(huán),相輔相成起到標(biāo)本兼治的作用。另外,黃連、黃柏等中藥與四環(huán)素、痢特靈配伍用于細(xì)菌性痢疾及腸炎的治療和阿托品與延胡索的配伍用于止痛,均有協(xié)同作用,能大大提高療效,均是相須、相使的范疇,臨床上充分發(fā)揮。
二、相畏、相殺,降低副作用
相畏:即一種藥物的毒性反應(yīng)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消除。如生姜與生半夏配合,生姜能抑制半夏的毒性。
相殺:即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綠豆殺巴豆,服巴豆中毒,可用綠豆解。
如5-氟尿嘧啶與環(huán)磷酰胺常引起嘔吐、惡心等胃腸道反應(yīng),因此以往均只有注射劑型,而與白芨粉、海螵蛸等中藥配伍后,既增加了止血消腫之功效,又可保護胃黏膜,防止消化道的反應(yīng),口服劑型廣泛應(yīng)用于臨床。
三、相惡,療效降低
兩種藥物合用后,一種藥可減弱或破壞另一種藥物的功效。如生姜惡黃芩,黃芩能降低或消除生姜的溫性;人參和萊菔子同用,萊菔子就會減弱以致破壞人參的補氣功能。
還有,大部分果實類中藥含有有機酸,此類中藥如烏梅、山楂、五味子等與堿性西藥如碳酸氫鈉、胃舒平、氨茶堿等合用,會產(chǎn)生酸堿中和反應(yīng),而使藥物吸收減少,療效降低。
四、相反,毒性增強
相反,具有相互對抗作用,屬于禁忌范圍,原則上不能配合應(yīng)用。如果兩種藥物合用,能產(chǎn)生毒性反應(yīng)或副作用,前人總結(jié)有“十八反”、“十九畏”的記載。如諸多的中藥方劑或成藥中含有朱砂,若與具還原性西藥如鹵化物、硫.酸亞鐵等同服,在胃腸道反應(yīng)生成有刺激性的鹵化汞,而引起赤痢樣大便;導(dǎo)致藥原性腸炎;長期服用則可引起汞中毒?嘈尤蔬胺纸饪僧a(chǎn)生氫氰酸,若與安定、麻醉劑合用,就有抑制呼吸中樞及腎功能損害的危險。顛茄酊、胃痛散含有顛茄類生物堿,可減慢胃腸蠕動,當(dāng)與強心甙類藥物同用時使強心甙吸收增多而誘發(fā)中毒。
中西藥合用的時候,可通過傳統(tǒng)的中藥“七情”配伍原則指導(dǎo)中西藥的搭配使用,使中藥西藥使用時不僅可以使藥物發(fā)揮更佳的療效,還能迎合臨床上的新需要。
內(nèi)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huán)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jīng)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養(yǎng)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fā)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皮膚偏方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fā)方(38) 白發(fā)方(70) 黃褐斑方(45) |
腫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兒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jīng)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婦科偏方 |
月經(jīng)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chǎn)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關(guān)于我們 | 打賞支持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免責(zé)聲明 | 友情鏈接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yī)生診斷及醫(yī)療為準(zhǔn)。 ┊ 如有轉(zhuǎn)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quán)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