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區(qū)門診組織專業(yè)人員回收過期失效藥。隔壁劉大媽一下子交了18盒外包裝紙未啟封的藥品。原來,身體不太好的她尋思著一些常用藥反正都是家庭常備藥,有時趕上大藥房藥價低時,就提籃多買點,省錢不說,省得平時一趟趟地多跑腿。但萬萬沒想到,有的藥品價格之所以便宜,是因為廠家和商家提供的品種比較接近有效期。結(jié)果到頭來藥還沒用完,不少已經(jīng)過了期,只能一扔了之。一算,最終吃了大虧。
現(xiàn)在不少醫(yī)療單位和醫(yī)生由于利益使然,動輒喜歡給患者開大處方,不管對癥與否都一古腦地開上,得個感冒也要花去幾百甚至上千元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如此一來,有時患者只用了很少的藥身體就康復了,剩下的三放兩放放著放著就過期了。對癥下藥也包含劑量的科學、合理、合適,療程需要多少醫(yī)生就開多少,不要開出過多的藥量,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因此,清理家庭小藥箱,僅靠市民的安全用藥意識是遠遠不夠的,醫(yī)院與醫(yī)生責無旁貸,要給患者開出科學的“放心處方”來。
藥價虛高,是許多市民為之頭痛而又久治不愈的頑癥。于是,如果一旦碰上削價促銷的場合,一些市民就像劉大媽一樣提籃買藥,只顧價格便宜而忽略了有效期長短,往往一半還沒有消費完,另一半已經(jīng)浪費了。可見,家庭中有一定的藥品儲備是必要的,但購買時也應該適可而止。再者,市民要努力提升科學購買和使用藥品的知識。調(diào)查顯示,在上海采用自我醫(yī)療的市民占用藥人群的75%,到藥房買藥的消費者中僅有三成具備正確的非處方藥使用知識,大部分百姓吃藥憑經(jīng)驗,4%的人看不懂藥品說明書,近20%的人吃藥看廣告而不是聽醫(yī)生指導。用藥安全,事關身家性命,豈能糊里糊涂地“跟著感覺走”。只有科學的,才是可靠的。如果沒有科學的用藥知識作指導,家庭藥箱是“綠”不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