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特別難受。別給我開口服藥了,還是給我打吊瓶吧。”在醫(yī)院里,經(jīng)常有病人這樣央求醫(yī)生。
北京一項針對門診注射室患者進行的調查顯示,超過一半人是主動向醫(yī)生提出打針或者輸液的。對此,衛(wèi)生部北京醫(yī)院藥劑科主任孫春華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在中國,門診和住院病人平均的靜脈注射率高達90%,但在歐美等發(fā)達國家僅有30%。也就是說,中國人針打得太多了。人們往往認為打針比吃藥好,這與人們普遍存在的三大偏見密切相關。”
偏見一:打針見效快。絕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通過打針藥物可以直接進入體內,能迅速擊退疾病,效果明顯,但事實并非如此。孫春華指出,打針見效快慢與藥物性質和疾病種類密切相關。比如治療冠心病常用的硝.酸甘油,含在舌下,2—5分鐘就能迅速發(fā)揮作用,作用比注射還快。
偏見二:打針作用強。口服藥物的作用強度不一定比注射藥物的弱。藥物強度主要與用藥的劑量相關,與用藥途徑關系不大。另外像治療細菌性痢疾、腸炎、便秘等腸道疾病的藥物,很多必須口服,才能讓藥物在腸道中發(fā)揮作用,如果注射進了血液,效果反而差。“而且打針的風險要比吃藥高得多。”孫春華指出。
偏見三:吃藥不管用,就應該去打針。許多人吃了幾天藥,覺得病情沒有減輕,就認為只有打針才能管用了。對此,孫春華表示,吃藥不見效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藥沒用對,二是療程還不夠,這兩個問題都不是打針就能解決的。“一些感冒患者打吊瓶后覺得身體舒服了,其實這可能不是注射的藥物在起作用,而是身體補充了一些水分、電解質帶來的效果。所以,吃藥不管用時,不要著急去打針。”
最后,孫春華指出,打針和吃藥要根據(jù)病情和藥物來決定。他呼吁中國人要減少對打針的依賴,“能口服不注射,能肌注不靜脈。”這樣才能將副作用降到最低。